玉林
玉林市陸川縣政協持續助推生豬產業發展小記
讓“陸川豬”叫得響賣得好
——陸川縣政協持續助推生豬產業發展小記
5月12日,首批5家陸川豬產品專賣店分別在南寧、玉林兩地同時開業運營。作為專業的陸川豬產品銷售場所,專賣店實行六個“統一”(統一屠宰、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溯源、統一授牌、統一門店形象設計),以滿足群眾對健康食材的需求,確保群眾吃上綠色生態、貨真價實的陸川豬產品。這一舉措,既提升了陸川豬產品的市場化程度和美譽度,也極大展示了“陸川豬”的品牌優勢,為陸川豬產業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這是陸川縣政協競獻“金點子”,擦亮“陸川豬”金字招牌,為“陸川豬”叫得響、賣得好鼓與呼的一個縮影。
陸川豬作為陸川的“縣寶”,已有2000多年的飼養歷史,是亞洲首個有“超清基因圖譜”的家豬品種。陸川豬肉質色、香、味俱全,皮酥肉嫩、肥而不膩、入口香脆,營養價值豐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陸川豬”曾榮登“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百強榜”,并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被農業農村部列入全國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被列為“全國三大地方名豬”之一。由于名聲在外,市場上打著“陸川豬”名號進行假冒售賣的不在少數,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在鄉村振興和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擦亮“陸川豬”這個“金字招牌”,走好品牌化、規?;?、標準化、產業化發展道路,讓“陸川豬”叫得響、賣得好?針對這個問題,陸川縣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以來,陳紅海、陳曉萌等委員進豬場、走市場,經過深入調研,先后提交了《關于加快推廣“陸川豬”品牌》《補全產業鏈做強做大陸川豬產業》《推廣智能養殖方式促進陸川養豬業持續發展》《以“陸川豬”為切入點謀劃發展預制菜產業》等一批聚焦陸川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提出了統一專賣品牌標識、加快推進陸川豬種群擴繁、落實落細穩產保供措施、做好產業規劃發展定位、搭建校地平臺提供技術服務、構建創新型陸川豬產業鏈等建議。
縣政協主席李紅偉把委員關于推動陸川豬產業發展的提案作為政協助力黨政中心工作的有力抓手和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之一,經過主席會議研究,確定為重點督辦提案,并掛帥督辦,縣政協4位副主席也分別領銜督辦??h政協與黨政中心工作“同頻共振”的提案,得到了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積極采納。
針對加快推廣“陸川豬”品牌的建議,縣市場監管局和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團隊,制作完成公用品牌策略規劃、公用品牌形象手冊以及陸川豬產品專賣店的品牌符號、形象元素等頂層設計。目前,除了首批5家專賣店,其余25家陸川豬專賣店將在年內陸續建成并投入運營。在強化陸川豬規?;B殖深加工方面,陸川縣規劃以良田神龍王食品加工基地為核心、建設面積約1000畝的“陸川豬”深加工聚集區,年生產豬肉制品2.5萬噸,產值2.6億元。著眼于搶抓預制菜產業“風口”,縣農業農村局和經貿科技局指導成立陸川縣預制菜產業聯盟,以“陸川豬”為切入點,謀劃發展預制菜產業。目前,全縣以陸川豬為主要原料的預制菜產業已形成7大品類、35家企業,2022年預制菜產值突破20億元。為了補全產業鏈,做強做大陸川豬產業,陸川豬產業園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當中。項目占地面積1005.32畝,總投資19.14億元,建設內容包括肉食品研發、產品集散展銷、產業大數據、冷鏈物流倉儲共享、產品初深加工等。預計到2025年,陸川縣生豬屠宰量100萬頭以上,精深加工量約1.5萬噸,產品深加工率20%,產值約50億元。
隨著眾多扶持政策的出臺和利好措施的落地,陸川豬產業走出了一條農牧循環、種養結合、環境友好、高效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金字招牌愈發明亮,邁出走向全國、走向高端市場的步伐,真正成為縣域經濟的“品牌產業”和助力鄉村振興的“致富豬”“幸福豬”?!?黃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