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
南寧市興寧區政協協商建言家長學校建設小記
提升家長素質 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南寧市興寧區政協協商建言家長學校建設小記
“家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家長學校建設應從把握各類家長學校辦學重點、創新家長學校建設模式、拓展村(社區)教育服務平臺等方面入手……”近日,在南寧市興寧區政協組織召開的推進家長學校建設相關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會上,委員們踴躍發言,積極獻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自2022年1月1日實施,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為“國事”。但從家庭教育情況來看,家庭教育發展不平衡;受傳統觀念影響,教育方法不當;主動與學校聯系共同教育的家長少;身教重于言教的家庭教育觀念得不到落實。從家長學校運行情況來看,家長學校功能不強,作用不明顯;師資短缺,課程空洞;形式匱乏,參與率低。迫切需要通過家長學校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提升家長素質,指導推進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長學校要突出教育內容重點,防止各類家長學校在內容上撞車。”唐健清委員認為,家長學校由學校和村(社區)分別主辦,學校主辦的家長學校側重于學科教學、升學指導、家校聯系;社區家長學校應配合家庭教育指導機構組織面向居民、村民的家庭教育知識宣傳,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要注重健康的心理建設、親子關系、家庭關系,以“早期宣傳預防+個案危機干預”模式開展,并拓展到家庭學習、技能培訓、健康生活指導等,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提高教育的效果。
田紅葉委員提出,建設完善縣(城區)級家長學校,采取“頂層設計+業務培訓+一線督導”的工作模式,推進城區家長學校建設,主要組織村(社區)家長學校工作成員單位召開聯席會,明確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細化工作職責;加大村(社區)家長學校工作培訓力度,以一線督導助推村(社區)家長學校運行,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檔案和活動開展情況,研討課程大綱,滿足處于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家庭教育需求。
為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陸登高委員建議,持續打造“書香家庭”,拓寬新媒體服務平臺,開展好書推薦、好書誦讀、書友會、數字化閱讀等線上線下活動,利用微信公眾號、線上直播等形式,向家長提供網絡課程資源及個性化咨詢服務,開展線上線下互動的家庭教育活動,滿足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導需求。
“師資隊伍是家長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社會大眾的廣泛參與。”王靜委員建議,建立村(社區)家長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通道,推動社區教育、老年教育、農民教育、從業人員教育等有機融合,協調組織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和其他社會教育機構積極參與家長學校教育,鼓勵具有一定的專業特長及教學能力,愿意服務社區教育工作的社區居民廣泛參與,擴大繼續教育供給能力。強化社區教育資源共享功能,面向全社會組織各類大講堂活動,努力拓寬覆蓋人群。
唐開屏委員從家長的角度出發,建議鼓勵家長們積極分享養育子女的做法,讓廣大家長汲取經驗、少走彎路,政府建立“優秀家長學校”“文明家庭”表彰機制,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家長學校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用好新媒體解決資源共享問題。”張舟華委員則關注到家長學校模式的創新,他建議發揮互聯網優勢,開展“網課送到家”“微課到手機”的教育培訓和學習服務活動,建立健全服務基層百姓的云端學習資源庫,打通云端學習綠色通道。組織家庭教育專業老師深入村(社區)家長學校進行指導授課,將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送進社區、送達居民,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觀念,提高家長自身素質和家庭教育水平。
“今天的協商會選題精準、調研深入、意見中肯,非常有意義。”參加協商會的城區政府領導充分肯定了此次協商會,要求政府各職能部門要抓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貫徹落實,繼續培養良好的家風家教,統籌各方資源,創新家長學校建設的方式方法,承擔起促進家庭教育的法律責任,共同把這件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事辦好?!?羅中怡 施靜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