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政協優勢 助力招商引資
□ 黃建寧
招商引資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參與項目引進、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上,人民政協有著獨特的優勢。如何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更好發揮好政協獨特優勢,讓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積極實踐。
一、發揮政協組織的優勢,凝心聚力共促招商引資工作提質增效
人民政協聯系面廣、代表性強、影響力大,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具有顯著的平臺優勢。筆者以為,發揮政協優勢,助力招商引資,應著力強化責任擔當,引導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積極參與到招商引資工作中。
一是強化責任擔當,積極采取多種形式,加強輿論宣傳,使政協各參加單位、廣大政協委員充分認識招商引資的重要作用,切實增強招商引資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二是優化委員履職服務管理,積極為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搭建參與招商引資的工作平臺,通過開展“三企入桂 委員行動”等系列活動,引導政協各參加單位發揮各自優勢,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參與到招商引資工作中來。三是強化激勵機制,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政協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委員履職的重要內容,將政協委員提供信息線索和招商實績納入委員年度履職檔案。同時,建立更有力有效的招商引資獎勵機制、表彰機制,對能請來客商、招來項目、引進資金人才的應給予獎勵、激勵。
二、發揮政協專委的優勢,集聚眾智為招商引資工作獻計出力
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的負責同志大都在黨政部門擔任過領導職務,經驗豐富,能力較強,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具有顯著的優勢,應充分加以利用。
一是積極圍繞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有針對性地布置調研課題,引導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經常性組織界別委員、專家學者深度聚焦涉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營商環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調研、視察等形式,提交一批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調研報告,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精準的參考建議。二是發揮政協聯誼優勢,支持各級政協積極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發達地區政協組織開展交流聯誼活動,既擔負宣傳推介當地資源稟賦優勢的責任,又可以通過借勢借力,與外地政協組織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特別是了解當地政協委員中的明星企業信息,分析研究與自身產業發展契合的優質企業,通過當地政協的引薦推介,積極聯系對接,從而實現借發達地區政協力量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的目標。三是做好牽線搭橋、服務協調等工作,切實加大招商引資的服務力度,積極幫助投資者進行市場調研、辦理相關手續等,做好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工作,協調推進簽約項目加快落地建成投產,不斷增強招商引資實效。
三、發揮政協委員的優勢,組織引導委員踴躍投身招商引資工作
政協委員都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尤其是經濟界和工商聯界委員,他們中許多人本身就是企業家和各企業的骨干,熟悉業務、掌握信息,是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的行家里手。應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把政協委員的影響效應最大化。
一是發揮委員熱愛家鄉、熟悉家鄉的優勢,引導委員自覺擔負起宣傳家鄉、推介家鄉的責任,大力宣傳推介本市縣交通區位、資源稟賦、人文底蘊和產業優勢,把本市縣的產業定位、優惠政策、發展潛力宣傳出去,吸引更多的客商到自己家鄉投資興業。二是發揮委員人脈豐富、渠道暢通的優勢,引導委員緊緊圍繞黨委、政府工作部署,準確把握市縣工業、農業、城建、服務業等發展方向及招商重點,精準議政建言,廣泛牽線搭橋,積極招引項目,促成在外企業家來到自己的家鄉投資創業。三是發揮好政協委員中本土及外地企業家的以商招商優勢,引導企業家委員立足企業實際,積極圍繞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以企引企、以商引商,吸引更多的大項目、好項目在本市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四是充分發揮委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優勢,建立健全政商溝通的有效機制。一方面,讓委員及時了解黨和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所需所盼和相關政策,不斷提高推介和招商的針對性和精準性,切實當好招商引資的“紅娘”和產業發展的“伴郎”。另一方面,通過聽取委員心聲,讓黨委、政府更加客觀地了解在本地投資的企業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以便黨委、政府為投資者出臺更精準的政策,提供更高效的服務,不斷優化招商引資的政策和環境,真正成為企業家成就夢想“福地”和投資興業的“磁場”。
(作者系百色市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